腳部傳染可致蜂窩性組織炎、香港腳 糖尿病患者應更隆重
天天刷牙照樣牙齒黑?多是「這類菌」在作怪!
原文出自KingNet國度網路醫藥別再只用水沖!醫師教你准確洗腳法,預防香港腳與蜂窩性組織炎
腳部濕潤暖和成微生物天堂 「葡萄球菌」為腳臭元兇!
本文申明為何准確洗腳不行忽視,揭開腳臭元兇與傳染風險,分享洗腳頻率與方法,扶助預防香港腳、蜂窩性組織炎,守護腳部健康!
天天洗腳兩次的人,每平方公分皮膚約有8,800個細菌;而隔天才洗一次腳的人,每平方公分的細菌數目竟超過百萬。
人體皮膚每平方公分約有1萬到100萬個細菌,而腳部是棒狀桿菌、葡萄球菌等細菌,和麴菌、隱球菌、念珠菌等多種真菌的天堂。
一項2019年的研究針對40名自願者的腳底進行採樣,發現洗腳頻率可影響細菌的數量。
Wilkinson講師彌補,腳部細菌多,且傷口癒合的速度比身體其它部位慢,使得病原體更輕易進入傷口並滋生。糖尿病患者在洗腳的同時,還能搜檢雙腳是不是有任何可能導致傳染的乾裂或小擦傷。
此中有研究顯示,糖尿病患者腳部皮膚上的致病菌比例較高,是以她也提示,患者更應注重腳部衛生,以防傳染造成難以癒合的傷口和提高截肢風險。
你的掉髮是哪一型?一文認識女性掉髮分類與對策
專家指出,腳部情況潮濕、溫暖,未清洗乾淨容易成為微生物的滋生溫床,是以提示民眾應該以正確的方式洗腳,避免微生物滋生造成腳部異味,乃至激發傳染。
每天洗澡時,大家每每習慣細心搓揉腹部、雙手、腋劣等部位,但雙腳卻常常輕易被疏忽,有些人可能隨便沖沖水就了事。
【更多KingNet國度網路醫藥報導】
」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高級講師Dan Baumgardt則提示,雙腳濕潤又長時候處在暖和的情況時,就輕易呈現香港腳或其它真菌傳染,是以洗腳後切紀要把雙腳擦乾,透過正確的清洗方式,才能真准確保腳部健康。
那麼,要多久洗一次腳才合適呢?Wilkinson講師建議,糖尿病患者應天天洗腳,但一般民眾每隔幾天洗一次就足夠,如許就不會致使皮膚自然油脂被過度褫奪,不過常常運動的人就要更頻仍地清洗雙腳。但重點不只是洗腳的次數,她強調:「良多人以為淋浴時讓水流過腳部就算洗腳,但這其實不夠,還必須用番笕水清洗才行。
腳部微生物多,又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呢?「葡萄球菌」常見於腳部皮膚,可將氨基酸轉化為揮發性脂肪酸 (VFA) ,其首要化合物異戊酸(isovaleric acid)會產生雷同奶酪味的難聞氣味,恰是造成腳部異味的元兇。就有一項2014年的研究發現,受試者腳底98.6%的細菌都是葡萄球菌,且腳底的揮發性脂肪酸含量較著高於腳背,腳臭水平越嚴重的人,腳部葡萄球菌數目也越多,顯示二者呈正相關。
洗腳不但是為了防止腳臭,連結傑出的足部衛生有助於預防多種腳部健康問題。當皮膚樊籬受損時,微生物入侵皮膚的風險也會增添,可造成更嚴重的軟組織傳染,也就是蜂窩性組織炎。Zeichner醫師指出,最常見的問題就是「香港腳」,這是一種真菌傳染,症狀有搔癢、脫皮、腳底和腳趾皮膚開裂等,而連結腳部清潔乾燥就能預防感染。
紐約西奈山病院皮膚科Joshua Zeichner醫師申明,由於腳指之間空間狭小,出格輕易産生微生物感染,可能導致腳部搔癢、腫脹和惡臭。
作者/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登載/健康醫療網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8%A5%E5%86%8D%E5%8F%AA%E7%94%A8%E6%B0%B4%E6%B2%96-%E9%86%AB%E5%B8%AB%